首頁 > 詩文 > 黎貞的詩 > 兵後送人還鄉

兵後送人還鄉

[明代]:黎貞

烽息山城乍戰休,斷魂江上送歸舟。鄉關寥落風塵晚,澤國荒涼草樹秋。

舊業半隨煙燼滅,故江猶帶夕陽流。悽然閭里悲相見,滿目鶯花總是愁。

黎貞簡介

唐代·黎貞的簡介

廣東新會人,字彥晦,號陶陶生、秫坡。元末從孫蕡學。為人坦蕩不羈,以詩酒自放。洪武初,署本縣訓導。坐事戍遼東。時孫蕡亦戍遼東,坐藍玉黨被殺,為斂葬之。歷十八年,放還。卒年五十九。有《秫坡集》、《古今一覽》。

...〔 黎貞的詩(231篇)

猜你喜歡

鵲橋仙

明代沈宜修

輕花拂露,長空掛月,人在秋香院小。盈盈一水兩相思,■能得、佩環聲繞。

銖衣羅薄,翠蛾愁損,試向瓊綃低告。無端窗外曉光催,掩泣望、星橋又杳。

有感

清代翁心存

人子朝暮出,倚閭尚徬徨。千里與萬里,極目何能望。

齧指忽心動,引領祇內傷。伊餘髫齔時,隨侍於朐陽。

枕煙亭聽白三琵琶 其一

清代鄧漢儀

白狼山下白三郎,酒後偏能說戰場。颯颯悲風飄瓦礫,座間人似到昆陽。

狄梁公祠次匏庵韻

明代王鏊

歌中嫵媚亦誠豪,覆體何人脫御袍。鍊石有方天可補,檿弧無驗鬼空號。

參苓入籠還為用,稂莠當階不受薅。南望河陽如在眼,青山無限白雲高。

暨陽懷古二十三首 其五 道成墩

清代繆徵甲

嗚呼,許公仁者非神仙。代民納稅法外意,後之繼者難為賢。

瘞金償賦諱施與,詫為黃白毋乃顛。醫師之外設方相,周禮廣立仁政篇。

題畫 其三

明代張弼

雲杉如薺屋如蚶,詰曲溪流瀉碧潭。獨立小橋吟不盡,插天晴翠太湖南。

此页面为TW繁体版,其他版本: 中文简体 | HK 繁体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