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詩文 > 張耒的詩 > 出伏調潘十

出伏調潘十

[宋代]:張耒

伏盡熱隨盡,古語常有憑。

淮南歲苦旱,秋暑鬱方蒸。

老火熾而焰,弱金融未凝。

火雲大江沸,烈日羣山赬。

平生白羽扇,揮拂何功能。

蓬頭卧永晝,起冠汗沾纓。

柯山屢空子,貧病復相仍。

衡茅未可詣,作詩問寢興。

張耒簡介

唐代·張耒的簡介

張耒

北宋文學家,擅長詩詞,為蘇門四學士之一。《全宋詞》《全宋詩》中有他的多篇作品。早年遊學於陳,學官蘇轍重愛,從學於蘇軾,蘇軾説他的文章類似蘇轍,汪洋澹泊。其詩學白居易、張籍,如:《田家》《海州道中》《輸麥行》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,風格平易曉暢。著作有《柯山集》五十卷、《拾遺》十二卷、《續拾遺》一卷。《宋史》卷四四四有傳。

...〔 張耒的詩(1265篇)

猜你喜歡

南山柳村訪友

清代陳忠平

田居半遺世,鵝鴨自成羣。偶識成知己,時來喚采芹。

村頭歸野鶴,山角響孤雲。薄醉渾難覺,悠然戴夕曛。

題吳子和山水

明代張以寧

今代高人張師夔,繭紙畫出紫陽詩。青山娟娟洗宿霧,綠樹粲粲含朝曦。

孤篷高卷在沙腳,一叟獨坐閒支頤。返思前夜風雨惡,滿蓑白雨飛淋漓。

尋胡處士不遇

唐代韓翃

到來心自足,不見亦相親。説法思居士,忘機憶丈人。
微風吹藥案,晴日照茶巾。幽興殊未盡,東城飛暮塵。

所懷

宋代文天祥

予自皋亭山為北所留,深悔一出之誤。

聞故人劉小村、陳蒲塘引兵而南,流涕不自堪。

次韻謝老友徐絢惠玉二首 其二

傅義

春秋八十憶征程,曾歷崎嶇大不平。腹貯麟經虔授業,心源鯉對夙通靈。

卻因家世遭奇禍,誰惜書生是至誠。文字復能娛晚景,雍容風雅重詞林。

養兒行

明代李東陽

朝廷養公公養兒,兒為心腹股肱誰?當時意氣各相許,兒

不負公公負主。

此页面为HK繁体版,其他版本: 中文简体 | TW 繁体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