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詩文 > 張籍的詩 > 寄虔州韓使君

寄虔州韓使君

[唐代]:張籍

南康太守負才豪,五十如今未擁旄。早得一人知姓字,

常聞三事說功勞。月明渡口漳江靜,雲散城頭贛石高。

郡政已成秋思遠,閒吟應不問官曹。

張籍簡介

唐代·張籍的簡介

張籍

張籍(約767~約830),唐代詩人。字文昌,漢族,和州烏江(今安徽和縣)人,郡望蘇州吳(今江蘇蘇州)1 。先世移居和州,遂為和州烏江(今安徽和縣烏江鎮)人。世稱“張水部”、“張司業”。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,並稱“張王樂府”。著名詩篇有《塞下曲》《徵婦怨》《採蓮曲》《江南曲》。1 《張籍籍貫考辨》認為,韓愈所說的“吳郡張籍”乃謂其郡望,並引《新唐書·張籍傳》、《唐詩紀事》、《輿地紀勝》等史傳材料,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。

...〔 張籍的詩(387篇)

猜你喜歡

東平路中遇大水

唐代高適

天災自古有,昏墊彌今秋。霖霪溢川原,澒洞涵田疇。
指途適汶陽,掛席經蘆洲。永望齊魯郊,白雲何悠悠。
傍沿鉅野澤,大水縱橫流。蟲蛇擁獨樹,麋鹿奔行舟。

題吳子和山水

明代張以寧

今代高人張師夔,繭紙畫出紫陽詩。青山娟娟洗宿霧,綠樹粲粲含朝曦。

孤篷高卷在沙腳,一叟獨坐閒支頤。返思前夜風雨惡,滿蓑白雨飛淋漓。

宋代嵊縣令

一時分付雪兒歌。

到白水有感

宋代陳著

吾氣已衰颯,茲行增慘悽。

近山雲易雨,積水路如溪。

洞山十詠 其八 透瓶泉

元代岑安卿

崖陰滴珠璣,清蓄鮫人泣。瓷罌汲新寒,滿貯歸須急。

外滲如方諸,中乾匪人吸。君看鉛汞流,金鐵猶漏溼。

御園初夏 其四

弘曆

老翁犁把耕新潤,弱婦筐鉤伐遠揚。常在豳風圖畫裡,那能辛苦忘農桑。

此页面为TW繁体版,其他版本: 中文简体 | HK 繁体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