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詩文 > 蘇轍的詩 > 汲陽阻風

汲陽阻風

[宋代]:蘇轍

鍾陵距池陽,相望千里內。

江神欺我貧,屢作風雨礙。

欲投皖公宿,三日逢一噫。

孤篷面空山,朝食淡無菜。

白醪幸餘瀝,黃卷漫相對。

飢吟非吾病,疾走老所戒。

焦先近不遠,蝸舍聞尚在。

區區問養生,借我一帆快。

蘇轍簡介

唐代·蘇轍的簡介

蘇轍

蘇轍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。神宗朝,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出為河南推官。哲宗時,召為秘書省校書郎。元祐元年為右司諫,歷官御史中丞、尚書右丞、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,出知汝州,貶筠州、再謫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嶽州復太中大夫,又降居許州,致仕。自號潁濱遺老。卒,諡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與父洵、兄軾齊名,合稱三蘇。

...〔 蘇轍的詩(1499篇)

猜你喜歡

古塞上曲七首 其二

唐代貫休

中軍殺白馬,白日祭蒼蒼。號變旗幡亂,鼙乾草木黃。

朔雲含凍雨,枯骨放妖光。故國今何處,參差近鬼方。

沈公序亦愛亭二首 其一

宋代孫覿

吟牽東閣興,靜憩北窗眠。窟小中生月,文高迥入玄。

回看甲乙第,已到巳辰邊。不見門生莠,歌鐘尚隱然。

大都即事六首 其二

宋代張憲

三月西山道,春風平則門。繡鞍紅叱撥,氈帽黑昆崙。

衣襆分香裹,壺瓶借火溫。醉歸楊柳月,綠霧掩黃昏。

送張穆之還鯨山舊居二首 其二

明代何鞏道

駑駘無力自蹉跎,重過龍門感自多。南海甘棠留世澤,西淮流水嘆恩波。

操同清□常依鶴,書寄山陰好換鵝。一奏玉琴江月上,倚流閒聽縣人歌。

鷓鴣天 題樊會公小像

明代宋琬

曾向車中看璧人。金丸珠勒冶城春。只今老作青溪長,猶是當時折角巾。

姿卓犖、骨嶙峋。畫師摩詰是前身。知君埋照饒深意,新築糟丘號酒民。

玉乳泉五首 其三

弘曆

秋氣澄石泉,淨呈太古鏡。不為整衣冠,堪因悅心性。

此页面为TW繁体版,其他版本: 中文简体 | HK 繁体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