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潮軒
[明代]:張寧
海門蕩蕩天風來,雲潮千里如山推。空雷隱地雨將作,萬鼓齊伐車喧。
初疑群蠅爭振翼,忽若洪爐沃湯液。風回籟歇如漸遠,兵馬蕭蕭走勍敵。
年去年來似有期,春秋長落幾人思。天涯共道初來懼,夢裡空驚夜雨時。
海濱老禪得幽趣,禪居正近潮來處。山空水落境無人,地迥天高歲雲暮。
塵緣斷絕雙耳清,天機自動非人聲。上方鍾梵隨風散,下界樓臺孤月明。
風微月朗眾將定,將定猶聞心轉靜。來非有為去無情,留連世韻何須聽。
見說空軒百事無,音聲色相盡成虛。禪家自有西來話,莫向中洲說六如。
海門蕩蕩天風來,雲潮千裡如山推。空雷隱地雨將作,萬鼓齊伐車喧。
初疑群蠅爭振翼,忽若洪爐沃湯液。風回籟歇如漸遠,兵馬蕭蕭走勍敵。
年去年來似有期,春秋長落幾人思。天涯共道初來懼,夢裡空驚夜雨時。
海濱老禪得幽趣,禪居正近潮來處。山空水落境無人,地迥天高歲雲暮。
塵緣斷絕雙耳清,天機自動非人聲。上方鐘梵隨風散,下界樓臺孤月明。
風微月朗眾將定,將定猶聞心轉靜。來非有為去無情,留連世韻何須聽。
見說空軒百事無,音聲色相盡成虛。禪家自有西來話,莫向中洲說六如。
唐代·張寧的簡介
張寧(1426—1496)字靖之,號方洲,一作芳洲,浙江海鹽人,明朝中期大臣。景泰五年進士,授禮科給事中。丰采甚著,與嶽正齊名,英宗嘗稱為“我張寧”雲。成化中出知汀州,先教後刑,境內利病悉罷行之。後為大臣所忌,棄官歸,公卿交薦,不起。能詩畫、善書法,著有《方洲集》等。
...〔
張寧的詩(710篇) 〕
宋代:
左緯
妻兒共一區,日夜謹相守。遙驚白旗來,不覺四散走。
汝死吾不知,吾亡汝何咎。隔林聞哭聲,相見真成偶。
妻兒共一區,日夜謹相守。遙驚白旗來,不覺四散走。
汝死吾不知,吾亡汝何咎。隔林聞哭聲,相見真成偶。
宋代:
黃庭堅
武昌赤壁吊周郎,寒溪西山尋漫浪。
忽聞天上故人來,呼船凌江不待餉。
武昌赤壁吊周郎,寒溪西山尋漫浪。
忽聞天上故人來,呼船淩江不待餉。
宋代:
沈與求
骨寒宜伴列仙臞,欲喜依劉計未疏。自昔暗中人易記,到今名下士非虛。
欲從給事論奇字,擬向中郎得異書。願借牙籤三萬軸,為公一一辨蟫魚。
骨寒宜伴列仙臞,欲喜依劉計未疏。自昔暗中人易記,到今名下士非虛。
欲從給事論奇字,擬向中郎得異書。願借牙簽三萬軸,為公一一辨蟫魚。
宋代:
辛棄疾
千古李將軍,奪得胡兒馬。
李蔡為人在下中,卻是封侯者。
千古李將軍,奪得胡兒馬。
李蔡為人在下中,卻是封侯者。
清代:
程頌萬
一舟停、佛狸祠下,酒邊人與花遇。金焦雙送南朝客,海上圓波重聚。
相記取。只那夕朱樓,我汝銷魂處。簾櫳遍數。又露掠篷低,風銷蠟黯,草草別君去。
一舟停、佛狸祠下,酒邊人與花遇。金焦雙送南朝客,海上圓波重聚。
相記取。隻那夕朱樓,我汝銷魂處。簾櫳遍數。又露掠篷低,風銷蠟黯,草草別君去。
:
多隆阿
村邊古木綠陰交,已老榆錢匝地拋。草醉濃煙鳩喚雨,泥黏落絮燕營巢。
懶過韍井嫌塵擾,靜閉齋門待客敲。何處風箏遊線斷,翩翩落上杏花梢。
村邊古木綠陰交,已老榆錢匝地拋。草醉濃煙鳩喚雨,泥黏落絮燕營巢。
懶過韍井嫌塵擾,靜閉齋門待客敲。何處風箏遊線斷,翩翩落上杏花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