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詩文 > 沈約的詩 > 遊鐘山詩應西陽王教

遊鐘山詩應西陽王教

[南北朝]:沈約

多值息心侶。

結架山之足。

八解鳴澗流。

四禪隱巖曲。

窈冥終不見。

蕭條無可欲。

所願從之遊。

寸心於此足。

沈約簡介

唐代·沈約的簡介

沈約

沈約(441~513年),字休文,漢族,吳興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學家、文學家。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,歷史上有所謂“江東之豪,莫強周、沈”的說法,家族社會地位顯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徵虜將軍。父親沈璞,宋淮南太守,於元嘉末年被誅。沈約孤貧流離,篤志好學,博通群籍,擅長詩文。歷仕宋、齊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記室參軍、尚書度支郎。著有《晉書》、《宋書》、《齊紀》、《高祖紀》、《邇言》、《諡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並撰《四聲譜》。作品除《宋書》外,多已亡佚。

...〔 沈約的詩(375篇)

猜你喜歡

送魏叔華歸杭州得行字

宋代陸文圭

杜康橋下水如傾,九里罔頭路轉城。

風雨小樓清夢遠,山河古道風人行。

補史十忠詩 其三 丞相都督信國公文公

宋代劉壎

時平輒棄置,事迫甘前驅。嗚呼忠義臣,匪直科目儒。

江寒朔吹急,列城同一趨。豈不寄便安,綱常乃當扶。

賦得始歸雁詩

南北朝劉孝綽

洞庭春水綠,衡陽旅雁歸。差池高復下,欲向龍門飛。

有感

清代翁心存

人子朝暮出,倚閭尚徬徨。千里與萬里,極目何能望。

齧指忽心動,引領祇內傷。伊餘髫齔時,隨侍於朐陽。

無題五首 其一

崔榮江

歲漸黃昏發漸疏,心田荒卻忍輕鋤。無憑豎亥量山海,且仗陳玄寫陋書。

魚種方塘花種院,燭明長案月明居。杯中斟是閒情味,笑說陶公或不如。

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還頗有賦詠而亡其稿追憶僅得此下十章 其八 過蕪湖

羅欽順

佳麗蕪湖縣,千年拱帝京。樹連淮浦碧,江逐海潮平。

天地容疏拙,風波託死生。不將詩句覓,對景若為情。

此页面为TW繁体版,其他版本: 中文简体 | HK 繁体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