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詩文 > 詩文 > 翻譯及註釋

《放言五首 並序》翻譯及註釋

唐代白居易

元九在江陵時,有《放言》長句詩五首,韻高

而體律,意古而詞新。予每詠之,甚覺有味,

雖前輩深於詩者,未有此作。唯李頎有云:“

濟水至清河自濁,周公大聖接輿狂。”斯句近

之矣。予出佐潯陽,未屆所任,舟中多暇,江

上獨吟,因綴五篇,以續其意耳。

朝真暮偽何人辨?古往今來底事無?

但愛臧生能詐聖,可知寧子解佯愚?

草螢有耀終非火,荷露雖團豈是珠?

不取燔柴兼照乘,可憐光彩亦何殊?

世途倚伏都無定,塵網牽纏卒未休。

禍福回還車轉轂,榮枯反覆手藏鉤。

龜靈未免刳腸患,馬失應無折足憂。

不信君看弈棋者,輸贏須待局終頭。

贈君一法決狐疑,不用鑽龜與祝蓍。

試玉要燒三日滿,辨材須待七年期。

【真玉燒三日不熱。豫章木生七年而後知。】

周公恐懼流言後,王莽謙恭未篡時。

向使當初身便死,一生真偽復誰知?

誰家第宅成還破?何處親賓哭復歌?

昨日屋頭堪炙手,今朝門外好張羅。

北邙未省留閒地,東海何曾有定波。

莫笑貧賤誇富貴,共成枯骨兩如何。

泰山不要欺毫末,顏子無心羨老彭。

松樹千年終是朽,槿花一日自為榮。

何須戀世常憂死,亦莫嫌身漫厭生。

生去死來都是幻,幻人哀樂系何情?

白居易簡介

唐代·白居易的簡介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於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並稱“劉白”。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於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...〔 白居易的詩(2585篇)
此页面为TW繁体版,其他版本: 中文简体 | HK 繁体

友情链接